第十九章 菩萨地道
前章所言之五道亦可释为十三地或十三个阶次。颂曰:
“初修学地诚信地,菩提萨垛之十地,
以及究竟之佛地,总共说为十三地。”(这就是把前
那章所说的道阶次第啊,以这个菩萨道,菩萨地道,这个方式做个解释,是吧。反省自己是不是诚信啊!是就会把每一步都落实!就会舍弃今世去做好皈依!就不会天天跟这些不稀罕佛法的混在一起!就不会天天为自己和轮回亲眷的贪嗔痴奔忙了!而是精勤于上师的咐嘱和解脱资粮的积累了!)
《菩提道灯论》云:
“欢喜及其他等地……”
“欢喜”是指【见道】之初地,(就是欢喜地,初地菩萨的欢喜地。)“其他等地”是指前面之资粮及加行二位,和初地以上之其他等十地也。
初修学地 是指资粮道位中,自己的身心尚未臻于成熟之阶段。(于佛法不成熟嘛,于解脱法不成熟,这就属于初修学地,就是资粮和加行,啊。哦,就是资粮道的位。这是初修学地,啊。完成初修学地的资粮道是需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去完成的,不是想想就过去呐。你必须认真地做观察,四念住,四正断,啊,都要认真做才能圆满。想想该断什么啊!该如何念住!)
诚信笃行地 是指加行道时,于空性之体理具足【异常】诚信之阶段。(你看看,嗯,光着个名词,就名字上去理解就是诚信笃行,这就是加行道的人!所以他有资格去做初修学的资粮道的上师呐,是不是?因为他已经于空性的这个体理,就是空性的体性,空性的正见,这些法理,他具足了异常诚信的阶段,他是坚定不移地相信,空性的道理。虽然没有证到空性,但是快了,他有很多道验,暖顶忍世呐!暖顶忍世第一,他每个阶段呐,尤其是到了世第一这个阶段的加行道的,那他是有资格做上师呐,他蛮有资格做这个资粮道的上师,甚至可以做这个加行道初阶的上师,是吧。为什么?他已经在冒烟呐,他快见道了呐,他于这个空性的正见生起决定不移的诚信,真诚地相信!笃行是什么啰?笃行就是非常认真踏实,等等,精进,全部具足地去依止这个空性的道理修习上师教给他的一切方便呐。把那个笃字查出来,看看这个笃是什么意思啊?诚信笃行呐,诸位要说自己是见道了的,有这个诚信笃行没有啰?还要上师鞭策,二三十年都不愿意舍弃世间,这还叫笃行不啰?这还叫诚信不啰?嗯,这个《新华字典》上的笃行,笃是什么?真诚、专心。真诚和专心称之为“笃”嘛。你还在干着世间的这一切,怎么叫专心咧?嗯,你还在贪恋着红尘的工作、生意、家庭等等欲望,怎么叫诚信咧?诚信上师的教言,上师就是要你舍弃世间,舍弃今世啊,是吧。诚信、笃行,真诚和专心地在行佛法,哪里还需要人鞭策咧?嗯,他很自觉呐。这才是加行道应该有的样子呐。而很多刚刚学佛,他就说他是加行道呐,是吧,哼,学了几个月的佛,他就称他为加行道呐,你说好笑不啰?好啰,你说你是加行道,你快也要得啰,我倒觉得如果真是,我替你高兴啰。你没有半点的诚信,也没有半点的诚信和笃行、你看那位出家的,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呐,还跟老婆在一起,睡在家里,这就叫出家了。这哪来的笃行咧?是不是?哪来的诚信咧?他还说他在修加行道,修五加行。五加行是传给你一个方便,并不说明你是加行道,你还在资粮道的初阶,啊。你的师傅还不知道合不合格在加行道,是不是?当然如果是加行道的初阶,有一点点暖味,在暖位上有一点点暖相呐,当然也可以指导你,但是不可以固步自封,得少即足呐,还差得远呐,菩提道上!有什么可骄傲的咧?但是要看得到这些东西呐。每个人的修学,他处于什么道,处于什么阶次,从平时的事相上都能看得到呐,如果还在一天到晚需要别人督促自己,就谈不上诚信和笃行。那就加行道还没到,就是在资粮道。你看绝大多数是需要上师的言教去鞭策的,鞭策着干什么啊?鞭策他舍弃今世的,那就真的是初业行人呐,还在资粮道的前头呐,最初阶段呐,资粮道还差得很远。如果真是加行道的人基本上就应该有自觉性呐,就是自己舍弃了今世,越往后走,到忍、世第一这个位了,那就不需要鞭策呐,是不是?基本上是会自己很脚踏实地地走了。但是你们还不行呐,我说句实话,你们离开我,你们就会又回到世间去呐。你像我们这里,张弦保留这份工作还是在上师的要求下,因为考虑到道场的压力,道场还需要建设,因为我们没有外来的其他资源,也不打算接受别人的供养,是吧。我们打算自己积攒一点点,他这是为了道场,还勉勉强强算他舍弃。自己咧,早就不想干呐,这还是有点边。如果你工作舍不得为道场工作,生意舍不得为上师做生意,啊,家庭舍不得家庭,于这些世间的一切,没有一点舍弃的,那你资粮道都不合格。哪里谈得上诚信笃行咧?嗯,)此时凡是与波罗蜜多不相应之法,(呵呵呵呵呵呵。)如悭吝等,见【性】所断之烦恼,以及迷妄之所知障等,皆能降伏令不现行。(嗨嗨嗨嗨!同志们呐,这世间的一切全是与波罗蜜多不相应之法呐,你为自己的工作,你私欲的家庭,你轮回的事业和欲望等等等等,你轮回的习气全是与波罗蜜多不相应之法。那么加行道的人早已能降服,让他不起现行。虽然没完全断绝啊,但是要他不起现行呐,把它伏住了,这就是伏住烦恼。看到没有?伏住烦恼,只是在加行道呐,嗯,伏住烦恼只是在加行道,啊!这里不谈那个道理,不谈往生的道理,这是谈这个。将来谈往生的时候再说,说往生的道理,嗯。)
菩萨十地是指初欢喜地至法云地等十地诸阶位,(学习这个地道的阶次,就是检验自己同时也可以看到别人,是吧,当然你们观察上师也可以借助这个东西观察。就是说如果你的上师不需要别人去鞭策他,而是自己在鞭策着他人舍弃今世,行菩提道呐,那你可以确定他至少是加行道最上面的世第一,因为你没办法知道他是不是见道了嘛,是不是见性了嘛,是不是?至少是加行道的世第一,那个位置了呐,以上的呐,是不是?他很自觉呐,他在鞭策你们呐,在厌世劝他呐。嗯,天天在讲经说法,把这些道理讲得清清楚楚的,要你们去舍弃今世,去实践菩萨道呐。哼哼,是不是?那肯定是世第一以上的呐!嗯,难道于你们这些初业行人还不能做上师?还不能作依止吗?是的。所以要好好地如理如法地去观察。但是上师见没见性这是你没办法观察的,也不是外面这些初业行人连这些资粮道都没做好的这些人所能观察的。嗯,你看,我认识的那些佛友,他们都不具备这个观察这个人是不是见道的资格,却在那里喜欢对讲经说法的人评头品足,特别喜欢对我评头品足。你有什么资格咧?你连今世都没舍弃,出离心都没有,是不是?虽然你看了几十年的佛学方面的书,名相知道很多,哼哼,可能社会地位也很高,但是于修行这一块他们都不具备资格对我评头品足呐。因为我不但自己舍弃今世,在讲经说法,利益众生解脱,还在鞭策他人以各种各样的正见详详细细地告诉大家,要你们舍弃今世,去实践菩萨道。这就自觉性是很强的呐。这就符合诚信笃行呐,是不是?至少就是这个阶段上阶呐,忍、世第一这个位以上了呐。是不是?这点你基本上可以肯定呐,是不是?从他的言行,他干什么,而世间的工作,我早就没干了呐,世间的工作我早在二十年前就舍弃了,而且我这份工作还是世间人所喜欢的,所欣羡的好工作呐,是不是?不但我断了,我让我的家属也断了,要修行的人我都要求他断了呐,跟我一起修行的人,我都要求他断了。放下,放下这份工作,是吧。你看,老婆一年六七万的收入,我让她把这个工作放下来做我的徒弟,舍弃了呐,这厌世劝他。至于见没见道,那更不是你们观察的。这点可以观察,起码就是忍、世第一以上这个位呐,是不是?嗯,所以说学习这个的意义就在这里。观察自己和选择上师,告诉你们,如何去做,是吧。不要一顿乱观察,去调查上师以前的工作是不是真的?以前的爱好是不是真的?以前的学历是不是真的?啊,或者是搞这些名堂。啊,看看上师是不是还发脾气?还有没有烦恼,释迦牟尼都烦恼!嗯,等等观察这些没有意义的东西,都没用!啊,那是不如法的观察,你观察这些事相是没用的。你要看上师的心在哪里,上师在干什么?是不是符合经论上,呵呵,标准,是不是?经论上有标准呐。好好学习,是不是?你还要感恩这个告诉你的上师,让你学习的上师。他让你清楚了如何观察自己和上师呐,以什么标准和条件观察呐,经上有呐。是不是?)《圣十地经》云:
“诸佛子!十地者诸菩萨之十地也,如菩萨欢喜地……离垢地……等是也。”
初欢喜地 乃第一次见道时,证空性之阶段。后二地至十地则为修道阶段。修道的意思是说串习修习那初地所证之真如空性,使之成熟圆满的意思。(就是第一地,初地见空性,是吧,后面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是让这个初地所见空性之正见圆满稳定,是吧,扩大之。哼哼,圆满之,稳定之,扩大之,啊!使它不断成熟。)
菩萨十地【或十个地阶】皆有总别二法。总法又分三:地阶之体性、地阶之语义和十地差别之因。
地阶之体性者 以现证法无我理之【出世】智慧偕同与彼相应之三昧,以此【定慧二轮】致力于【菩萨】学处者是也。(要现证法无我,那肯定就于诸法为对治这点生起绝对的定见呐,嗯。外面那些争下手方便高低的,门派之争的这些人,他如果知道法无我的道理,现证法无我,他还争什么咧?啊,既然法无我,那法还有什么高低咧?一切都为对治啊。对治就是法!不对治为非法。哼哼。)
地阶之语义者 住于某一地时,以彼地阶之功德而能进升至更高之地阶故名为“地阶”。(就像阶梯一样的,啊。之所以把它称为阶梯就是它能让你升到更高。这就是这个意思,地阶也是阶梯的意思,啊,一级级升高。)用譬喻来说:住于某地之智慧而【身心】享受之,就像牛圈中的牛,享受反刍时一样;(你看,牛吃东西啊,它第一口吞下去,吞到肚子里,但牛它有个功能啊,它能够把胃里的那个食物又重新翻上来,翻到嘴巴里面反复咀嚼。啊,这些菩萨见道以后,他也是把见道的这个所见的这一切反复地像牛反刍一样的,反复地去体会,是不是?)用智慧本身所行之道路,就像跑马场地一样;此【出世】智慧乃一切功德之出生处,好象沃田一样。因为这些缘故,所以称之为“地”。(这就是地的意思。阶的意思咧,就是像楼梯一样的能让人一级级升高。)
十地各各之原因者 此就证悟之深浅或成熟与否而区别者也。(你看,就是见道菩萨,登地以上的菩萨,是不是?他都有证悟之深浅,是吧,与成熟呐。为什么他不需要继续努力和依止上师了咧?所以很多人他死咬文字,自己蠢得像猪,还在那自以为是。他还指责上师,“为什么你当上师的,你还要去找上师咧?你成就者呐。”成就还有深浅之分,证悟的深浅。还有证悟的成熟与否呐,才有地阶的不同呐。这种人是没有办法去教的,也没有必要去跟他再啰嗦,是不是?所以我没理他噻。)各地之不同类别,现以九门特征而论之:
(一)定名特征,(二)名义特征,
(三)习成特征,(四)修行特征,
(五)清净特征,(六)证悟特征,
(七)所断特征,(八)投生特征,
(九)威力特征。
初地之名称特征 欢喜地
初地之名义特征 如果趋证此地,则与佛果相近,又能成就利生之事业,因此心生极大欢喜,(他能够真正的利益众生呐,是吧。)故名为欢喜地。《庄严经论》云:
“接近大菩提,能成利生事,
心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初地之习成特征 于一切时处,心无虚伪或欺诈等十种法皆得圆成。如《现观庄严论》中所云者。(呵呵,是吧,这个人呐,心无虚伪,不是有人对我的评价就是我是透明的嘛。他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是透明的,心无虚伪嘛。这个人呐,你去验证,跟上师相处你看到了这些之后,你要从经论上去寻找,去学习。你说我是透明的,那你就是应该有这种感觉呐,我心无虚伪和欺诈,是不是?)
初地之修行特征(看到这初地啊,他有修行的特征呐,) 住于此地之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但于布施波罗蜜多特为偏重,意乐满足一切众生心愿故。(什么叫做偏重布施啊?你看,建道场就具足了圆满布施,什么?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是不是?嗯,登初地的菩萨喜欢干这个。当然啰,其他地的菩萨也喜欢干这个。初地偏重于这个,是吧。他建道场就需要钱财,需要自己的身体,身体力行地去做。这不就是财布施嘛,建好道场之后让这些修行人能够安心修行,有无畏布施,在这个道场里讲经说法,开众生的智慧,利益众生解脱,不就是法布施嘛。诸布施中,法布施为最!最重要。这就是初地菩萨偏重于做的一件事。)《十地经》云:
“住初地菩萨于十波罗蜜中,偏重布施度,非不修行其他波罗蜜多也。”(不是他不修其他的波罗蜜多,在形象上事相上偏重显现这种,啊!)
初地之清净特征 《十地经》云:
“欢喜地【菩萨】视野广阔,(他心量很大呐!视野广阔。)以本愿力故诸佛现前,众多百千万乃至万亿那由他如来皆悉现前。见诸佛已,生殊胜广大心,恭敬供养承事如来及其僧伽。此诸善根皆悉回向无上菩提,于诸佛所听闻正法,受持勤修,以四摄法成熟众生……(你看看,嗯,上求佛法,下化众生,摄受众生呐,是不是?)多劫供养敬事佛法僧,教导有情众生使其成熟,此诸善根皆悉回向无上菩提。以此三因广大功德而得清净。如彼金匠锻炼金块,越锻越纯,成办精品,初地菩萨亦复如是,以诸善根,清净身心,诸业成办。”
初地之证悟特征 大体而言,十地之各地于根本定之证境皆相同一致,(就是跟初地的是一样的,啊。十地菩萨根本定境是一样的,啊。)其不同者在后得位【之功德】。分别言之,初地悟入法,界之平等性,因而获证自他之平等性,此点《辨中边论》中亦曾说及“普入”之义。
初地之所断特征 因烦恼障而起之八十二种烦恼,皆为初地见道时之所断法。因现证法性故此诸烦恼皆断舍无余,于所知障而言,则有三种相,*【不知何指?】*(他这个注解等于没注解。呵呵,他是说他不知何指。)其断除之相则似皮壳之层层脱落也。证初地时,五种怖畏亦得脱离。《十地经》云:
“方证欢喜地时,五种怖畏即得除遣;所谓资生缺乏之怖畏,名闻不彰之怖畏,死亡怖畏,堕于恶道之怖畏,处众不安之怖畏。”(这你们还是可以相似地看一看呐,观察观察呐,是不是?嗯,所谓资生缺乏之怖畏就是有不有钱,他从来不怕!那就是,我很自豪地跟你们讲,“我做到了这一点!”没认识你们之前,我都做到了这一点。我从峨眉山上下来,口袋里没一分钱,我照样在长沙生活了十几年,也不担心,也不着急着使劲要去挣钱、找工作,没搞过。呵呵呵,照样每天混日子。嗨嗨,没有资财匮乏的这个畏怖。啊,只是现在要建道场呐,倒是不畏怖,但是想聚点钱财,啊,去买地,买田,建道场。嗯,名闻不彰之怖畏,我更加没有。哼!名声大小?你看,跟你们几个人讲,讲经说法我也讲得蛮有劲。只要你们都认真听,不泄我的气,啊,泄我的气也是那一下,啊,完了,过后马上就能放下,是吧。也不要很多人听,人多就不得了。当然很多人我也讲,是不是?这就是没有名闻不彰的怖畏。死亡的畏怖,那你们可能观察不到,是吧。对于恶道之畏怖,你们也观察不到,是吧。但是处众不安之畏怖,你们早就应该看到我没有了呐。不论是跟什么人在一起,人多,人少,从没有不安的感觉。那就是以前有一次我们坐在那个中巴上,别人打架了,几把刀往我面前一冲,我非常坦然地坐在那里,动都不动,摇都不摇,那些人就感到奇怪。没有这个处众不安的这个畏怖呐,是不是?嗯,这些都是相似观察,观察自己,观察别人,是吧。因为你们处于这个学习寻找上师啊,观察上师啊,这就教你们怎么观察?要如理如法的观察,是不是?那处众我更是不存在不安啰,再多的人,哼,是不是?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哼哼,我就是裤裆里开条缝,我也没什么不安的。呵呵,是不是?我的“奔驰车”跑出来了也没关系。嗨嗨嗨嗨嗨!是不是?就是这样子,啊。没什么不安,啊。)
初地投生之特征 住于此地之菩萨,多投生南瞻部州为转轮圣王,能净除众生之悭吝障碍。(他也是圆满功德各种资粮啰,圆满才能投生为转轮圣王啰,也不一定要投生转轮圣王,是不是?他说是这么比照。)《宝鬘论》云:
“于此成熟故,为转轮圣王。”
但此亦仅就其法尔自性而言者。(是不是?他讲清楚了嘛,为不为转轮圣王,是一回事,但是他为转轮圣王咧,只是仅仅就其法尔自性而言者,够这个资格,是吧。)其实,为成就利他故,众生有任何需要,即以其所需之方式而投生,(是不是?方便嘛,当了国王好多事情要管咧,那就讲经说法就没有时间呐,是不是?)因此能显现种种不同之相,如《本生经》中所训示者。
初地之威力者 经云:
“菩萨住欢喜地,意乐增上发大精进,若得出家,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获百种三昧入正定聚,能见百佛得其加持,决定胜解,能动摇百世界,往游百佛刹,显现百世界,成熟百众生,住世百劫,能知百劫前际后际,开显百种法门,化现百种化身,每一化身具足百数弟子眷属,普皆显现……”(啊!但是这些咧,又要业力清净,方能看到,是吧。就是化现了,你也看不到。你业力障碍,也看不到。这个不是你们可以观察到的。至于弟子百数嘛,我看不一定是指人,也包含非人等,呵呵呵呵。)
二地之名称 离垢地是也。
二地之名义特征 住此地菩萨不为破戒之障所污染故名为离垢地。经云:
“不为破戒染,故名离垢地。”(他没有破戒的污染。)
二地之习成特征 住此地菩萨圆满持戒,精勤律仪,报恩等八种善行。(哎呀,这个讲经说法不就是在报父母恩嘛,报多生累劫的父母恩嘛,精勤于报父母恩嘛。)颂曰:
“持戒报恩及忍辱,欢喜雀跃大慈悲……”(他时时以空性见解摄持,他都知道一切显现是自性,自己的习气浮现,自性显现。那么持戒还有什么不圆满的咧?)
二地之修行特征 住此地菩萨普修十种波罗蜜,特于持戒波罗蜜偏重修持。(这种第二地的,特别看重持戒,那么持戒之最是什么?就一再要求你们的啊,但见己过,不见人非,啊!若真修道者不见世间过,是吧。这样持戒就最圆满。)
二地之清净特征 上述之三因中,广大善根能得清净。经云:
“譬如金块,若彼金匠能如法锻炼,以火熔冶则能净除一切杂质而得纯净。二地菩萨亦复如是,其善根较前更为广大清净,堪能作业。”(就是比初地更纯些了,更熟练些了。但干的也就是初地的那些事情呐。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这些地,地阶都是方便说,啊,方便之说。)
二地之证悟特征 此地菩萨能证悟法界最胜义。自念:“我应精勤努力,现证一切法究竟圆满义。”此即一切义理中最胜之义。(就是于自己所见空性追求进一步的圆满,是吧。)
二地之所断特征 从烦恼障之角度而言,二地至十地之间,修道所断之烦恼障共有十六。其中属于种子性者,尚未能断除而置之。现行之烦恼则皆能降伏之。从所知障之角度而言,则尚有染污,尤待净除。(二地菩萨心地烦恼的染污还要等待着净除它。种子性的,还在,啊。现行烦恼都能降服,就是你即现就降服,不是没有,不是不起,是吧。烦恼还是有,现行烦恼。特别是度生的烦恼,现烦恼,即降服,是吧,都能降服它。嗯,从所知障的角度而言咧,尚有污染,因为所知还有障碍,有所知障,有待净除。还需要努力呐,就到了二地呐,也需要继续努力呐。)
二地之投生特征 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于四大部州为自在转轮圣王,能使众多有情,不作十恶,奉行十善,其福报之果相有颂曰:
“以七宝庄严,成利生轮王。”(这也是刚才前面所说的,啊,就其法尔自性而言。嗯,当然如果众生有其他的需要,他也以种种方式利益众生,啊。)
二地之威力特征 能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证入千种三昧。(这里讲初地讲得多一点,二地以后简单言之。因为这都是不思议的境界了呐,啊,也就是不可思议,就不要思议呐,哈哈哈,是吧。)
三地之名称 发光地。
三地之名义者 住此地菩萨能开显法门及诸三昧,能使众生得广大法见,故名发光地。如颂云(能开显诸法门,不就是把各个法门的这个精要向你们解释吗?也含摄在讲经说法里面呐,这开显法门,及诸三昧,也要机缘成熟啊,直指见性呐,是吧。嗯。)
三地之习成特征 具闻法无有厌足等五种德相。如颂曰:
“闻法无厌足,于法捐利养,”(你看,对于听闻佛法,寻找上师啊,特别得想!特别地愿意依止上师,听上师教导,就是于法无厌足呐。当然其实每一地互相都有这种,不是说其他的都没有,只有这一地就只有这一个相,不是这样子的,不是这样理解的。他偏重于这种相,啊,偏重于这种特征,是吧。)
三地之修行特征 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特于忍辱波罗蜜精勤修持。(特别修忍辱,显现多一些,是吧。)
三地之清净特征 如前所述,以三种因而得清净广大善根。经云:
“如彼善巧金匠,能陶冶金块不减本量,尽诸暇疵,住三地菩萨亦复如是,住于善根,离诸盖障,欢喜清净,诸事成办。”
三地之证悟特征 住此地菩萨悟入法性及彼相应之法,实乃最胜之真理。为闻此法一颂一句,不惜身命,愿投三千大火聚中……。(啊哈。)如经所云。(就是三地的菩萨啊,为了听到师傅,上师,佛陀讲这个佛法的一颂,和一句,他都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投到三千大火里,三千大火聚的火堆中,就是为法忘身!这是三地菩萨的特征,啊!是非常重法呐!看得比生命还重。)
三地之投生特征 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帝释天王,能善巧降伏诸众生之贪欲烦恼。经云:
“天王甚善巧,能降诸贪欲。”(当然,这就是究其法尔自性而言,他够这个资格。其实众生有任何需求,他以度众生的方便,投生为各种各样的身份,是吧。)
三地之威力特征 能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证入十方三摩地等等。
四地之名称 焰慧地。
四地之名义特征 此地菩萨有以菩提分相应诸法,智慧光焰照耀,能焚二障故名焰慧地。颂曰:
“有火光明智,能焚二种障,
不违菩提法,故名焰慧地。”(这都只是略说各地的特征,但并不是说初地,他就没有智慧,啊,不能焚二种障碍,只是说某地以某种特征为主。)
四地之习成特征 此地菩萨有常住山林等十种德性。颂曰:
“常住山林贪欲小,知足清净持戒律……”(你看,喜欢常住山林的都是四地菩萨,他偏重于这个,他特别喜欢这个。呵呵,所以那有些人还讽刺别人住山呐。嗯,他根本就不懂佛法,看了几本经,他就以为懂佛法,这还是老修行。别人四地菩萨,他舍弃世间,就知道住在山林里,贪欲就小,他能够清净地持守戒律。是不是?常乐山林者,你就要考虑清楚呐,他们是四地菩萨呐!所以说于这些善法只有向往赞叹。你一声毁谤不得了呐!说不定就毁谤了四地菩萨呐,是不是?他跟初地不同呐,初地乐于布施,偏重布施,所以初地菩萨都偏重讲经说法办道场。而四地菩萨咧,他就偏重住山了呐,住山林呐。是不是?他的道场也就是住山去,建在山里。所以大家要明白,啊,很多东西,这个习性呐,也反映问题,是吧。)
四地之修行特征 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精进波罗蜜偏重修习。(精进,很精进,住山。啊,住山为什么好咧?一切善法自然增长,这不就是精进吗?所以说四地菩萨偏重于显现这种相,啊!)
四地之清净特征 如前所述,以三因力而能清净广大善根。经云:
“譬彼金匠能造纯金变铸种种庄严花巧,非彼顽金所能比拟。住四地菩萨亦复如是,其【广大】善根非下地诸菩萨等所能比拟者。”(就不是前面的那些能够比的。嗯。)
四地之证悟特征 此地菩萨因证入一切无执之理,故于法无贪爱。(他住在山里,什么法都不贪爱,他只要住在山里,一切善法自然增长。所以啊,他就是精进,自然精进。)
四地之投生特征 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夜摩天王,堪能摧伏一切众生之坏灭见。颂曰:
“为夜摩天王,于诸坏灭见,
悉能摧伏之。”
四地之威力特征 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获百万三昧。(哈哈!向往呐,同志们呐,啊,在学习的同时啊,生极大的向往,啊!)
五地之名称 难胜地。
五地之名义特征 住此地菩萨努力精勤教导众生,使之成熟,而诸众生反作种种逆行。菩萨见此不生烦恼,此二事者实为甚难,而菩萨能之,故名难胜地。(啊,你看,这就是破四地呐,四地菩萨咧,住于山林,于各种法不生贪恋,那么要让他升一地,就专门让他去度那些难度的众生,以这些难度的众生去锻炼他,让他不生烦恼。锻炼成熟,住五地,由四地就升五地,啊,破你在山林的执着,破你住山林中,安住于四地的执着,啊,就让你专门度那些难度的众生。因为这些众生啊,还专门做一些种种逆行,专门跟你搞对台戏,啊,还轻慢你呐,不生信心呐,你要他舍弃今世,他就是不舍弃今世呐,等等。这就是五地菩萨显现的特征。嗯,所以成为难胜之地呐,难行能行嘛。)颂曰:
“能成利生事,又能护自心,
此实甚艰难,故名难胜地。”
五地之习成特征 为利益故于成家结友的十法,此地菩萨皆悉远离之。颂曰:
“家庭及亲友,贪恋复爱慕,
喜住闹处等,菩萨皆远离。”(他也不喜欢住闹处,不喜欢家庭亲友,是吧!嗯,他远离家庭和朋友,没有朋友,这个人。就是以前有人讽刺我就是这样的,当然不是说我就是五地菩萨,大家不要生误会。“这个人没有朋友。”不喜欢交朋友嘛!你们跟了我这么多年,也看到了,是吧,我不喜欢交朋友,不论是什么样的朋友,我都不喜欢交。嗯,也不喜欢和亲人在一起,不喜欢和亲人在一起,为什么?就是贪恋和爱慕,常在一起就生贪恋,啊。不喜欢住闹处,喜欢住在寂静处,啊,这是五地菩萨的特征。都要远离,想做菩萨就朝这个标准努力嘛!是不是?)
五地之修行特征 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禅定波罗蜜偏重修习。(喜欢修禅定,呵呵。)
五地之清净特征 如前所述,以三因力,使诸善根广大清净。(这里所说的五地菩萨所修的禅定,就不是世间禅定呐,他是菩萨禅定呐,啊!不能混为一谈。)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以技巧净冶金块镶嵌宝玉,世难其匹,亦非他金所能比拟,五地菩萨广大功德亦复如是,以方便智慧二者观察臻于极净非下地诸菩萨等所能比拟。”
五地之证悟特征 住此地菩萨证相续离*【原文之rGyu. 之可能解释很多,权译如此。】*言胜义,能知十种平等性。
五地之投生特征 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兜率天王,能摧伏诸外道见。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兜率天王,
一切外道见,皆能摧伏之。”(这也是究其法尔自性而言,他够投生为兜率天王,是不是?但是他也以各种身份投生,利益众生。)
五地之威力特征 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千百万三昧等。
六地之名称 现前地。
六地之名义特征 此地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而生死涅槃二俱现前,故名现前地。(你看,生死涅槃二倶现前,故名现前地。)颂曰:
“依般若蜜多,生死与涅槃,
二者俱现前,故名现前地。”
六地之习成特征 能得布施等六法之圆满学处,亦具声闻缘觉乘之六种出离法,此十二种法皆得具足。颂曰:
“布施持戒及忍辱,精进禅定及般若,
如是六度皆圆满,【是为现前地功德】。”(你看,菩萨的六度万行,到第六地,就圆满,是吧!就圆满!)
六地之修行特征 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般若波罗蜜多偏重修持。
六地之清净特征 如前所言,此地菩萨以三种因能净善根。经曰:
“譬彼善巧金匠,能以技巧善镶绿妙宝玉,于彼金饰,世难相匹,亦非他金所能比拟。六地菩萨亦复如是,能运善根,以方便智慧,深入观察,得获清净光明,非彼下地菩萨所能比拟。”
六地之证悟特征 住此地菩萨,知诸法实相非烦恼,非不烦恼【非清净非不清净】,彼缘起法者,本无净不净故。(没有什么净不净,啊。本无净不净故。)
六地之投生特征 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化乐天王,能善巧摧伏诸众生之现前我慢。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化乐天王,
声闻难比拟,能摧诸我慢。”(这也是究其法尔自性而言,啊。)
六地之威力特征 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亿万三昧。
七地之名称 远行地。
七地之名义特征 此地菩萨所行之道乃惟一无二之路,其行【甚深】甚远,已至道之极端,故名远行地。(修行已经到了极端呐。你看,六地是六度万行就圆满,就已经走得很远很远呐,啊,已到了修行这条道路的极端呐,所以称其为远行地。走得很远了,啊!到了这里也是唯一的一条道。)颂曰:
“所行惟一道,其道甚深远,
故名远行地。”
七地之习成特征 住此地菩萨能清净除我执等二十种谬见,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等二十种觉分法,善能依止具足,如【现《观庄严论》所云者】。
七地之修行特征 住此地菩萨总修十波罗蜜,特于方便波罗蜜偏重修习。(方便波罗蜜就是各种各样的神通方便呐,特别喜欢修习这个东西,修这个东西多呐,嗯,各种方便,特别喜欢修习,偏重修习方便。)
七地之清净特征 如前所言,以三种因,成就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以一切珠宝巧镶金饰备极庄严,阎浮世界一切珠宝,难以比拟。七地菩萨亦复如是。彼广大清净善根非声闻缘觉,乃至下地菩萨所能比夺。”
七地之证悟特征 住此地菩萨,能证离一切言语义,知契经所言诸法毕竟离言。(当然其他地的菩萨也都知道啊,空性是离言说的,啊。)
七地之投生特征 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自在天王,于声闻缘觉之现观成就,极为善巧。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自在天王,
于圣谛现观,成博学法师。”
七地之威力特征 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万万亿三昧。
八地之名称 不动地。
八地之名义特征 住此地菩萨于有相起意念或于无相起意念,二者皆不可动摇,故名不动地。颂曰:
“二种意念所难动,是故名为不动地。”(就是不能动摇,随你是有相起意念还是无相起意念,都不能动摇他的知见、证悟、道心等等等等等等,一切!一切功德他都不能动摇!是不是?所以叫不动地!)
八地之习成特征 住此地菩萨能于一切众生所行皆能如实知晓,如是等八种圆成法皆得成就。(你看,地菩萨,登地的菩萨,初地菩萨就能依止八地和报身佛呐,是不是?八地菩萨就已经能转变众生的受用呐,等等等等,是啊,这些功德都有呐。如是八种法都能圆满,皆得成就呐。 )颂曰:
“一切众生之心意,皆能现知而游戏。”(你看,八地菩萨对一切众生的心意都能马上知道,就像看游戏样的。呐相信呐,我们的心意,八地以上的菩萨肯定都能知道呐,肯定会帮我们的呐。是不是?)
八地之修行特征 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愿波罗蜜多偏重修习。(你看看,哼!这经上讲的就要相信呐,到了第八地的菩萨,他于愿波罗蜜多偏重修习,什么愿波罗蜜多啊?就是他现在已经具足了十种功德,能够帮助一切众生呐,就于自己多生累劫因地的时候许下的那些度众生,帮助众生的愿望,一一实现之,你看,就偏重于愿波罗蜜多。就是八地菩萨特别偏重于度众生呐,各种各样的愿呐,是不是?菩提愿力呐,菩萨的愿力呐,所以相信他们,这些八地菩萨一定会帮我们!因为他们是偏重于愿波罗蜜多,就是愿度众生,因地上所有的愿,他都要把它圆满,偏重于修愿,啊,愿波罗蜜多!偏重修习,就是这个意思呐,告诉我们呐。八地菩萨就是最愿意,偏重于帮助我们。嗨嗨嗨嗨嗨嗨!是吧。所以要有信心,啊。)
八地之清净特征 如前所言,以三种因而得成就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造金饰,阎浮大王或以为冠,或以饰头,美妙庄严,其他众生所有宝饰无能比夺,八地菩萨亦复如是,其广大善根,至极清净,一切声闻缘觉乃至下地菩萨,难以比夺。”
八地之证悟特征 此地菩萨彻悟一切法,(你看看,到了八地就非常非常殊胜呐!当然,登初地就很殊胜,啊!)离念想识如虚空相,证空性无生义,不惊不怖,获无生法忍。获无生法忍故,知不增不减义,若诸烦恼或减或增皆不可得。颂曰:
“能知不增不减义,及住四种自在处。”
四种自在者:于无分别得自在;于清净佛刹得自在;于智慧得自在;于业得自在。(你看,那这里就含摄了十种功德呐,圆满呐,于分别得自在,那就是你觉得我要以什么样的样子教你,那个八地菩萨他就能以什么样的样子来教你呐,他没有这个分别呐,不一定要按他的。于业得自在,就是他没有这份业,他也可以变成这个样子。呵呵,是吧。哈哈,业力清净,他也能变现你这个样子,嗯。这得自在,啊!)第八地菩萨于四种自在中证获前二项:即于无分别得自在,于清净佛刹得自在。据另一种说法,则八地菩萨能得十种自在:即于寿命得自在,于心得自在,于资具得自在,于业力得自在,于生处得自在,于愿得自在,于敬信得自在,于神通得自在,于智慧得自在,于法得自在。(你看,八地菩萨就具足这种,这么多的自在。他当然就能够偏重于这个愿波罗蜜的修习,他有了这么多的自在呐。寿命自在,我想在这里呆多久就呆多久啊,因为他愿波罗蜜,在这里度众生呐。他要在这里等到弥勒菩萨下世转法轮,他就能做到呐!他做到了呐!八地菩萨他就能做到!是嘛,所以要希求啊。自在,啊!)
八地之投生特征 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大梵天王,善能决择声闻缘觉诸教法。(你看!嗯,当然就其法尔自性,他能投生为大梵天王,但是依众生的祈祷和因缘,感召,愿力感召等等,他以愿波罗蜜修持时,他就能抉择声闻缘觉诸教法。各种法他都能教给你,是不是?)颂曰:
“彼异熟果者,为大梵天王,
大千之主宰,于声缘教法,
善能作抉择,余者难比拟。”(但是不是说所有的大梵天王就是八地菩萨啊,就是八地菩萨够资格做大梵天王,投生。但是很多梵天恰恰不是菩萨,啊。)
八地之威力特征 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百万亿尘沙数三昧。
九地之名称 善慧地。
九地之名义特征 此地菩萨具各各妙明善智故。颂曰:
“各各妙明智,故名善慧地。”
九地之习成特征 此地菩萨获愿无边等十二种功德故。颂曰:
“清净愿无量,能识天人语……”(呵呵,他能识天人的言语呐,是吧。)
九地之修行特征 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力波罗蜜多偏重修习。(就是让自己的力量,力波罗蜜更加增长圆满,啊!)
九地之清净特征 如前所言,以三种因,得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造至妙金饰,为转轮圣王冠冕、项链庄严,非余大王及四州有情所有宝饰堪能比拟,九地菩萨亦复如是。以广大智慧善根而为庄严,非诸声缘及下地菩萨所能比夺。”(这都是比喻啊,说这些金都是比喻。其实其功德庄严没办法用言词来言说,任何一地的菩萨,是不是?)
九地之证悟特征 于四种自在中,此地菩萨证获智慧自在,得四种各各正明智。何谓各各正明智?《圣十地经》云:
“何谓四种各各正明智,所谓法各各正明智;义各各正明智,决定句各各正明智,诸学处各各正明智。此四正智于一切时相续不断。”*【汉译《八十华严 . 十定品》,大正279.p.203(这些页数。)作四无碍智:“所谓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解无碍智、乐说无碍智。”】*
九地之投生特征 此地菩萨多投生于第二大千世界中,为大梵天王,善能答辩一切诸问难。颂曰:
“彼异熟果者,于二千梵主,
有情诸问难,皆能善回答,
声闻所难及。”(你看,九地菩萨不论你怎么跟他争辩,他都能善巧回答。所以对于辩论呐,不需要去追求,因为诡辩诡辩,只有到了九地,才能让一切辩论被摧毁。)
九地之威力特征 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入千万亿无量诸佛刹微尘数三昧。
十地之名称 法云地。
十地之名义特征 住此地菩萨能降法雨,如大云聚,能降伏有情微尘烦恼,故名法云地。又,能证诸三昧及陀罗尼门法,遍满虚空如大云聚,故名法云地。颂曰:
“二者俱堪能,如法遍虚空,
故名法云地……”
十地之习成特征 《现观庄严论》中无有解说,但《圣十地经》中云:
“噫!诸佛子!如是诸菩萨乃至九地间,于无量所知法,以抉择慧分别观察,分别审择,……等十法圆满修习,乃至于一切智得灌顶位……”
故知十地者即是一切智智之灌顶地也。*【汉译《八十华严》译作受职位。】*(可以受佛果的职称,啊,受职位,一个比拟。)何故名灌顶位耶?住十地菩萨,为十方诸佛光明灌顶,故名灌顶位。(到了十地菩萨的时候,十方三世诸佛就为他灌顶,你可以得职位呐,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们权且这么猜一猜。)欲知其详,应读《十地经》。《宝鬘论》亦云:
“诸佛放光明,为菩萨灌顶……”
十地之修行特征 住此地菩萨总修十波罗蜜,特于智慧波罗蜜多偏重修习。
十地之清净特征 如前所言,以三因力成就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天神大庄严宝,无需工匠技巧,出现自然美妙庄严,置大自在天王顶而为冠髻或置其颈为宝饰,其余大天诸珍宝饰,无可比拟。十地菩萨智慧之因亦复如是。一切有情,一切声闻,乃至九地以下,诸大菩萨等,所难比拟。”
十地之证悟特征 于四种自在中,能圆证业力自在,随众生所乐所需,能作种种变化神通,成办利他事业。(你看,到十地菩萨,就是众生,你想怎样被他度,他就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度你,十地菩萨就能自在,啊。所以说没有几件事是十地菩萨办不到的,啊!做种种利生事业。)
十地之投生特征 住此地菩萨多变现为大自在天王,能于一切众生、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善巧开示诸波罗蜜多法,(这个时候,十地菩萨就主要负责菩萨呐,啊,给菩萨也开示呐,当然有缘的众生他也能开示,是吧,他也照顾,照顾你。此地菩萨全部包括呐!嗯,众生、声闻,一切声闻缘觉及诸菩萨,九地以下的菩萨啊,他都能善巧开示佛法。)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净处天王,
无边智境主,胜大自在天。”
十地之威力特征 于一刹那,一腊缚,(也就是一倾刻的意思啊。)一须臾间,能入不可说万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三昧,于一刹那间,能于一一毛孔中,示现无量无数诸佛菩萨并诸眷属。【以此广大不可思议境界】为诸人天种种众生广为示现。(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那就不思议呐,啊!)为应各各众生之所需故,能作种种变化示现,或现帝释,或现梵王,或现护世,或现王身,或现声闻缘觉,或现如来身……。《入中论》云:
“刹那刹那间,能于一毛孔,
示现诸佛陀,及无量菩萨,
并诸眷属等,天人阿修罗,
大众所围绕,无边显示现……”
说菩萨十地竟
佛位究竟道者
此乃金刚喻定。彼时修道所断之烦恼障及所知障,一时顿断无余。
以上诸地需三大阿僧祗劫始能历尽。(你看看,以上这些菩萨的境界啊,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始能历尽。)《菩萨地论》云:
“此诸一切需三大阿僧祗劫始能圆成。第一大阿僧祗劫时,菩萨超越资粮及加行二道得欢喜地。此亦必须恒常精进而后能得,若不精进则不能得。第二大阿僧祗劫时,菩萨由初地进至七地,再超越之而得八地。此一阶段为决定性。因诸地菩萨皆决定精进也。第三大阿僧祗劫时,菩萨由八地、九地而进至第十法云地。或有菩萨具大精进则能超越若干中劫,或大劫者;能超越阿僧祗劫者,则未之有也。”(你看 ,经里面都说了,再快再快也只能超越若干中劫,或大劫,想超越阿僧祇劫做不到,就是需要三个大阿僧祇劫,啊。那么我们现在都是处于第一大阿僧祇劫呐,从发心到超越资粮加行二道得见空性,证悟空性得欢喜地,第一大阿僧祇劫就是到登地。用一个阿僧祇劫的时间,登地。登地之后,就由初地到七地进而到第八地,是第二大阿僧祇劫,到第三个大阿僧祇劫,这么长时间,圆满佛果。)
——《妙法如意解脱庄严宝论》 说菩萨地道 第十九章毕——
括号内文字为上师口述,括号外文字为作者原文,*字号之间为原作注解,所用版本为张澄基老师所著《米拉日巴大师集》简体横版。
本文为三昧禅院所撰,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miputi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sanmeichanyuan.com/?p=2197 | 三昧禅院
最新评论
把每一片花瓣放在旋律中畅想[
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
博主文笔工夫不错,分析的很透
能得到你的支持是我的荣幸
文章我喜欢的,我下次还会回来
不错,很好,经常来看的,潜水
看文章要留言,呵呵
过来围观一下,留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