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波巴大师选集讲记第二十回圆满佛果(三昧禅院院主钟宁口述)
发表于:2015年03月04日  分类:米拉日巴尊者传  评论关闭   

第二十章  圆满佛果

 

本书卷首有句云:“果者圆满佛陀身”,现在解释此句之含义。

菩萨历经完成各种地阶后,最后现证三身圆满之佛果。《菩提道灯论》有句云:“菩提佛果非遥远……”,然则什么是佛果呢?

颂曰:

“自性名义及类别,定义数量及性相,

不共特征等七义,诠释圆满佛果义。”

第一:圆满佛果【三藐三菩提】之自性。

此可由两方面来说:一是断除之圆成,一是觉智之圆成。

断除之圆成 这是说一切应该断除之暇疵,如烦恼障;所知障和菩萨在修道位中,所应断除之各种瑕疵,在最后证入金刚喻定时,皆能完全断除清净。至于禅定之障碍等等则亦不能越乎烦恼和所知二障之范围。二障一除则其他一切诸障皆能断舍无余了。

智慧之圆成  关于智慧圆成说法很不一致。有人说:佛陀的心中有智慧,但仍有想念。有人说:佛陀的心中没有丝毫之想念,只有清明之超越智慧;有人说,智慧之相续有时仍会切断的。有人说佛陀根本就未曾有过什么智慧。现在根据佛经和论典两方面的资料来讨论佛智之问题。(这都是一种权宜之举,因为佛陀的智慧,你就是差一个阶级,一个道阶你都是没办法知道的,是吧。所以只能因经文和论点来讨论。)《圣杂集论》云:

“若人欲接触,佛陀最胜智,

于般若佛母,彼应起深信。”

《般若八千颂》云:

“无上正等觉者,得一切法无障碍之智慧也。”

同书第二十一章云:

“无上佛智者确有也,转法轮者确有也,成熟众生事亦确有也。”

其他佛经中,亦广泛肯定的说佛智【之存在】。从论典的角度来说,《庄严经论》云:

“如一日光出,一切光明显,

诸佛之智慧,出现亦如是……

大圆镜智无动摇,平等性智妙观察,

成所作智等之智,【皆依镜智而得立】。”

其他论典中亦【肯定的】广说佛智,根据这些论典,许多人都主张佛陀是具有智慧的,具有怎样的智慧呢?简言之,佛智可分两种,一是如所有智,一是尽所有智。

如所有智  是那晓悟胜义真理的智慧,亦即前面所说的金刚喻定之究竟智;彼圆观真如,断舍一切戏论,无一切心行处,法性离戏与智慧离戏二者合成一味之境界,就像是水注入水,或油注入油成为一味无别一样,此境界中,不见一切色相,如洞见虚空一般,此即无相之大智慧,为一切殊胜功德之依处也。(我们这里对这一章啊,不作太多的讲解。因为我觉得啊,这都是一种揣度,你没有到达佛的境界,没办法揣度佛陀的智慧的,啊!所以就念一念。)颂曰:

“如水注入水,如油灌油中,

此离戏法性,智慧同一味,

此即一切佛,自性法身是。”

又云:

“言见虚空者,是众生言说,

如何见虚空,应仔细观察,

如是见法【性】,如来如是说,

他喻释‘见’者,难以强言说。”(你看,就是难以强言说。就是很难啊,勉强啊,用这个言语来说啊,很难。)

尽所有智 这是指那能知世俗谛中一切言说义理所及之万事万物。依金刚喻定,一切盖障之种子,皆悉摧毁无余而成就大智,依此大智之力,于现在、过去、未来之世中,所有之一切万事万法,皆清晰的能见能知。就好像看见青菜放在自己的手掌中一样。经典中亦明说佛陀能见一切世俗谛中之一切事物。颂曰:

“孔雀一翎眼,其因有百千,

宇宙无一法,佛智所不见,

一切所知法,一切智皆见,

此即佛智慧,不思议威力。”(这个孔雀的一个翎眼,孔雀翎毛上不是有花纹嘛,嗯,那个翎眼就这一个事物,它的因就有百千。它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因?牵涉到百千,非常复杂。啊,但是佛陀智慧的威力都能知道。但是这种威力咧,不是我们可以思议的!思议就是想象和议论,啊!)

此处应注意的是尽所有智见万法时,并非见万法实有。那是一种如幻化的看见,《集正法经》云:

“如彼幻化师,能变化自在,

知幻非实有,于彼不贪著,

如是三有法,莫不如幻化,

圆满菩提智,善巧尽知悉。”

《父子合集经》云:

“幻师兴变化,知幻化无实,

故能离愚蒙;汝应观众生,

幻化亦如是,衷心应礼赞,

一切智智境。”(就是佛陀啊,就看这些众生和法界一切都是幻化,幻化无实,离愚蒙不起贪着,等等。)

有些人说:圆满佛陀之如所有智不见胜义谛,尽所有智亦不见世俗谛,因为并非实有其法而佛智乃能得见。世俗谛中,其实并无所见之法,因此所见之法既无,那能见之智,当然也不存在了。(哼,这些人讨论这些东西他都是按照这个因果的规律,按这些东西,按规律去推的,啊,并非真实之道,所以我说这种文章,权且念一下,了解一下。)再者,世俗谛之事物,乃具有烦恼无明的愚蒙众生才见到的,或是那些没有烦恼,但仍有无明的三乘圣者们所见到的。这就好像是患眼病的人,看见细发和空花一样。至于佛陀,则已入金刚喻定断尽了无明,所以不见一切诸法,只见到真如实相。(这是一种观点,啊。前面是以能所的这个因明来推测佛陀的智慧,既然所见的是虚无的,不存在的,哼,并非实有其花,那么 能见的这个佛陀的智慧也是虚幻的,也是不存在的。这个咧,就是说世俗谛之事,就是我们世间这些事情呐,都是病眼中的目翳空花,就像眼中啊,生了病,看到的那种幻象,因毛病而生起的一种障碍。是不是?佛陀没有病,就像佛陀是一个成就者,圆满成就者,一个完完全全健康的眼睛,看不到眼睛里面的毛病所形成的那些空花幻影。是不是?)因为世俗的迷乱境界相,于佛陀是不存在的,就好象没有眼病的人,是看不见空花和细发的。世俗境界之显现皆由无明所造致,以世间的观点,才有诸法事物如何如何的说法。从佛陀的观点来看,一切事物皆为空无,因此【能见之】智慧也是空无,根本不存在了。如果佛陀之心,具有事物境界之相的,那就是迷乱的境界,佛陀也成迷乱之人了,这样就与“诸大能仁于一切时常在定中”之圣言相违了。《广大游戏经》云:

“圆满佛陀于一切时常在定中。”

前派的意见则说:“后得智位本身并不能构成散乱【或迷惑】。此与常在定中之圣教量亦不相违。”因为如果只是境界之显现,则并不能构成迷乱也。*【谛洛巴有颂云“显现不迷执著迷,执著乃有那洛巴”。】*其他具有知觉的人,确有万千不同的迷乱境界显现,但如果知道,这些都是因有执之心而起,依人天上趣及清净解脱之道,此诸无明迷乱亦能净灭,并非永远迷乱下去。因此经云:

“若知世间为迷乱,则能奋力除无明。”

又有人说:“如果没有‘执实’之心,把世俗谛之外境只当作是一种【无实的】的‘所知境’”,也就不会构成真正的损害,这个不成损害的显境,即使佛陀以之为境,也不会造成迷乱的。前一派人说:“所谓尽所有智者是说,佛陀具足后得智的意思。”颂曰:

“前者为如所有智,无迷正定心无缘,

后者为尽所有智,迷乱后得心有缘。”

后一派的人说,佛陀根本没有【所谓】后得智。《圣成就一切法门经》云:

“如来成就无上正等觉已,心于诸法无所缘念,而能遍知一切诸法,何以故?智所缘境一无所有故。”

有人难曰:(这个有人难曰,就是问难,提问呐。)

“即彼外道者,亦许有解脱,

汝之寂灭行,灰灭如死人。”

以上略述各派对此问题之不同看法。

依善知识们*【此大概指噶举派之学者法师。】*的说法是这样的:佛果三藐三菩提的本身就是法身。法身乃一切错误和过患皆已灭尽,返还本来自性者是。但这些话都只是言说边事。事实上法身是无生的。离一切戏论的。《庄严经论》说:“解脱离谬误,【法身体如是】。”因此,佛者法身也。法身者无生离戏者也。所以【法身】不可以说具有智慧。果真如此,岂不与经中所言,佛具二种智慧之说相违背吗?答曰:“并不违背!”例如:眼识生起蓝色的感觉时,我们就说:“我看见蓝色的境像了。”当智慧之本身融合法性时就名之为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属世俗谛,是为了随顺众生而安立的。这种主张应该是很合适的,尊者密勒日巴说,“智慧是离诸造作和勤勇的‘知’,(就是智慧是离诸勤勇造作这个知,啊。)它是超乎有无,断常等语言心识以外的。你无论怎样说,它都是没有违反的。*【此似华严圆教之口吻。】*智慧就是如此。如果用学者研讨的态度去研究它,就是请问佛陀,佛陀也不会只限于说某一方面的话。法身是超离心意的,本来无生远离一切戏论的。关于这个话题,莫要问我,你们自己去观心【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密勒大师这样的指示,可以说是一法不立的。

据上所论,我们可以说,佛的体性或自性即是断除和智慧的二种圆满。《宝性论》说:

“佛果本来无分别,以清净法显特性,

如彼皓日丽中天,断证圆满为体性。”

《庄严经论》云:

“烦恼及所知,二障之种子,

长时具有者,一切断无余,

清净极广大,破一切诸相,

一切诸白法,及无边功德,

皆圆满具足,是佛果体性。”

佛陀名称之意义

佛陀一词,藏文译作桑结San. rGyas【除遣、广大】,桑结*Buddha 汉文用音译为佛陀,译其义为“觉”或“觉者,藏文以大乘之教义为背景,译Buddha桑结,得失优劣,殊难评断。惟极尽善巧方便矣。”】*是什么意思呢?除遣掉无明之大梦名为“桑”,深广两方面的智慧极为广大名为“结”。因此佛陀【桑结】就是无明梦醒和二智圆具的人。除遣掉无明大梦,就是前面所说的“断舍之圆满”,于所知法其智广大就是前面所说的“智慧之圆满”。

由类别的观点,来解释佛陀就是法身、报身和化身。《金光明经》云:

“一切如来具足法报化三身。”

但某些经中有只说二身的,或四身、五身的。其实这种种说法皆可摄归于三身中。《庄严经论》云:

“法报化三身,即是佛陀身。”

三身之意义  法身者佛之体也。《般若八千颂》云:

“不可以色身见如来,如来者法身也。”

报化二种色身为法身加持所流出,为济度众生故及往昔愿力故,而有报化二身之示现,此三身和合而有圆满佛身。(你看,报化身呐,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救度众生,以及往昔的愿力,所以佛陀就显现报身和化身。)

若问:“是否单凭法性之加持就可以成就佛身呢?”

答曰:“这是不可以的。因为法性【一向】遍满一切众生。如是则岂非无需精勤修道,就能自己解脱了么?所有的众生岂不都能见到佛身了么?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单凭法性之加持是不能成就佛身的。”(如果自然就会解脱了,就不需要佛陀了呐,因为众生皆具如来佛性呐,是吧。嗯,但是他是被障盖,是吧。)

若问:“那么是否单靠众生的业显,就能出生佛身呢?”

答曰:“无而幻显为有【之众生业显】(就本来无的幻显呐,而认幻显为实有的众生,啊。)是一种谬误的识境。(哼,就是说我们这些众生呐,是一种谬误的识境。本来是没有的幻显,因为一种谬误的识境就显现而众生执实有,有山川、大地、众生。)如果依谬误的识境,能够成佛,则无始以来的众生,不早就都成佛了吗?(是不是?)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单凭众生之业显是不能够出生佛身的。”

若问:“单凭愿力是否可以出生佛身呢?”

答曰:“佛正等觉于愿力得自在呢?还是不得自在?不得自在则永无一切智位之可能,得自在则仅凭愿力就能使一切众生任运无难的得到解脱,因为佛陀的愿力是不分亲疏,普及一切众生的。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仅凭愿力也是不行的。”(呵呵,如果仅凭愿力行,那佛陀早就让我们解脱,没有这些众生了呐,也没有这些世间的苦难了呐,早就都解脱了啊。)

因此报化二色身,需要三力和合【法性加持力,本愿力和善业力】才能成就的。(法身佛是不生不灭,一切现成。但是报身佛和化身佛,哈哈,则需要三力和合,也就是即具有佛性、法性,是吧,又有本愿之力和善业力,善业力是精勤于这些修行呐,才能成就报化色身啊。)

决定为三身之数之原因:从利益的观点来看,自利属法身,利他属报化二身。(看到没有?所以说一切修行呐,从初发心到十地一切修行于自己于自身呐,于自利并没有真实的什么自利,并没有啊,真实的什么自利。因为佛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于自利的角度看,啊。嗯,但是我们要成就什么佛陀咧?三身成就!我们光有法身不行,我们要圆满成就报化二身,那报化二身就是靠利他圆满的呐。因为你总想着自利自利,实际上我告诉你,没有什么可自利的。因为佛陀法身佛啊,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没有多一点,啊。)为什么法身能自利呢?因为获得了法身,就获得了一切功德之出生泉源,(所以说证法身,于法身的角度来讲,证悟法身就找到了自己的根本呐,也就是一切的源泉。所谓源泉还不如根本来得更贴切,啊!但是证悟了法身,证悟了法身佛是法身成就,还不代表报化二身的圆满,所以利他事业,利生事业还得三大阿僧祇劫这么脚踏实地地去做。)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功德就随呼随至!尤其要紧的是:不用说获证法身,只要对法身有诚信仰慕之情,或能见到法身之极少份,或见到法身之一部或大部分,也就立刻会随份的获到或少或多,或广大无量的种种不同功德。(就是证一分法身就破一分无明呐。)再者,从【加行道的】世第一法以下之一切三昧神通和威力等,也都是由于对法身之挚诚信仰所出生的功德而产生的。(也就是说不论你是修什么宗,不论你处在什么位置、道阶,必须对法身,也就是空性,自性啊,有极诚挚的向往和信仰!才能产生这些功德。)声闻乘和缘觉乘的圣者们,他们的一切清净三昧和神通等功德,也是因为证得了少份法身的缘故。(你看,佛陀在这经里面都肯定了呐,声闻缘觉啊,都是见了性的,证悟了法身呐,只是少分法身,不圆满,啊!)阿罗汉、辟支佛等一切清净三昧和神通等功德,也是因为证得了部分法身的缘故。

为利济众生故而有二种色身之建立,为清净之弟子示现报身佛,为杂染众生,则示现化身佛,因此而有三身佛之建立。(哈哈,你们看看,这里说了一个关键呐。也是打大家一再争执的问题呐,法身佛不生不灭,不垢不净,需证悟而入。但是法身佛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他就显现出报化二种色身的佛陀啊,是不是?那么清净之弟子他就现报身佛,报身佛是你可以长久见到,长久依止,长随受益的呐。报身佛于寿命是得自在的啊,一切功德自在嘛。那么 所谓清净之弟子是什么?清净之弟子那就是已证法身的,明心见性的登地的菩萨,这就是清净的弟子。登地的菩萨所依止的,就是报身佛,他是永恒的。那么这些加行道以下的,资粮道以下的这些杂染众生啊,则显现为化身佛,就是你们平时最喜欢说的,就是那些大德也说了呐,某位佛陀一让众生知道他是佛陀,就要走了,这是化身,化迹在世间利益众生,使生信心。他不会让你长时间的依止的。这是化身佛,是吧,应化的事迹,啊。只有这些杂染众生,自己清净以后,明心见性以后,成为登地的菩萨,你就能够依止报身佛呐。所以不要以己度人。你还是个资粮道的初业行人,刚刚接触佛法,你就以己度人地肯定那些登地的菩萨不能依止报身佛吗?也要像你一样,嗯,知道是某某佛陀呐,那个佛陀就走了吗?因为你只能承受这种果报。你还是杂染众生,初业菩萨,是不是?你还不具备依止报身佛的资格。所以即便是见到这些也就是昙花一现,让你明白,哦有这么回事,你又找不到呐。那么怎么办咧?嗯,初业菩萨,初业行人资粮道的,你就依止加行道的上师嘛,加行道的这些人就不要自满呐,当上师当上瘾了呐,你要知道你还在加行道呐。但是住在加行道已经显现出很不容易的显现呐,他有前面的要求,就是诚信和笃行佛法!他对佛法是非常的虔诚!和相信!很自觉地“笃”是真诚、诚信!专注专心地去实践佛陀的教言呐!这就是加行道的,是不是?哼哼,加行道的善知识。我看那些仅仅是满足于做上师,自己又不去精勤于实践佛陀的教言,还不舍世间的,他连加行道的资格都不具备,那是别人把你抬到上师的位置,喊你两声师傅,是吧。你就是加行道,你还不要满足呐,你要去依止见道的菩萨呐 ,你要赶快去依止这些见性了的菩萨,呵呵,是不是?嗯,只有见性了的,登地了的菩萨,才能依止报身佛。这里说了为清净弟子示现报身佛,为杂染众生咧,则示现化身,哼哼。)下面个别的解说佛之三身。

一、法身

现证法界空性后,则一切缺失自然净尽,一切迷乱亦自然消除。所谓法身者,不过是语言所加之名相而已。真实的情况,是无法身,亦无法身之性相,更无法身之相状和体性等。密勒大师的训示亦是如此。(这就说了呐,我们汉地的经文里也说了呐,法身无相呐。这就是对那个什么?若以声音形象见我,不见如来,啊,《金刚经》里面说的,若以色身香味触法见我,则不见如来,这是指的见法身。但是不是指的报化身呐,所以不要搞混肴呐。有的人咧,拘于所知障,啊,听说某某菩萨依止了一位报身佛,他就用这些东西去批评,若以声音形象,身相求我,不见如来,去否定人家登地的菩萨所依止的报身佛,这是一种愚痴呐!这个不能以形象等等,色身香味触法去见如来,是指的法身佛啊。不是指的这个法身佛度化他的清净弟子而示现的报身佛,也不是指为了度化杂染众生所示现的化身佛,是吧!那些是可以看到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法身之性可用八个形容词来描述。(一)平等,(二)甚深,(三)常恒,(四)惟一,(五)正妙,(六)清净,(七)光明,(八)受用圆满。*【直译作受用圆满,意思亦含喜乐圆满也。】*(啊,那意思就包含了一切圆满!啊。)

(一)平等  一切诸佛之法身无任何差别,故平等。(这是在法身上说呐,一切诸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是法身无任何差别,故平等。但是不是指的报化身,啊。)

(二)甚深  离一切戏论故,甚难证入,故名甚深。(要证悟法身呐,那就是真的,因为要离开一切戏论,方法也好,言语也好,等等,一切方便,他都只能帮助你去证悟,但是法身是远离超越这一切方便,所以故名甚深呐,很难证入。)

(三)常恒  属无为法故,无初、中、后,不生亦不灭,故为常恒。(法身就是永恒的一个存在,不生不灭的,也可以说是一种终极的真理。)

(四)惟一  法性与智慧无二差别,是故唯一。(绝无法身之外另有其他智慧可成就的!)

(五)正妙  远离增损二边,无有错谬颠倒,故名正妙。(就法身是在圣不多一点,在凡不减一点,在活着的人,他也不多一点,在死去的众生,也不少一点,啊。它是远离增损二边,即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

(六)清净  于三种障碍皆得解脱,故名清净。

(七)光明  无有妄亦无分别,直观无分别故即是光明。(这种光明不是你所想象的啊,那种光亮,不是的,是无妄念,无分别。)

(八)受用圆满  为一切广大功德之自性泉源,圆满报身之所依,故名受用圆满。

《宝性论》云:

“无始无终无差别,非二非三离意念,

无障法性之自体,修士定中能亲见。”

《庄严经论》云:

“此自性身平等性,微细具圆满受用。”

二、报身

报身者亦有八种【圆满】德性:(一)眷属圆满,(二)报土圆满,(三)身相圆满,(四)相好圆满,(五)说法圆满,(六)事业圆满,(七)自成圆满,(八)无有自性。

(一)眷属圆满  与报身佛共住之眷属皆为十地中之菩萨。(你看,所以他的眷属是很圆满的,都是登地的菩萨嘛,从初地到十地的菩萨就跟报身佛啊一起。啊,所以说千万不要以己度人,更不要执着于文字,啊。你以为你是凡夫,见不到报身佛,啊,是吧,看了经文里面,《金刚经》说的嘛,若以色身香味触法见我,是不见如来的,啊,等等,你就执着,你就不想想登地的菩萨就是能够与报身佛共住的呐,那就是他依止的上师了呐。登地的菩萨的上师就是报身佛呐,不是你目前能企及的。嗯,那你只能踏踏实实地依止你面前这个阶段能依止的上师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呐,自己无丝毫功德,也不精进努力,贪恋世间不舍,这么多谬误,还产生我慢,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凡夫,你还指望着能依止报身佛啊?你连登地的菩萨你都受用不了,你都不能承受,除非你以极其虔诚的这个心去狗戴帽子碰一碰,但是绝大多数初业行人遇到了登地的菩萨,是很难承受。所以他们都会翻这种恶劣的习气,而远离,让你无法承受,啊。所以说当自己遇到一个上师,想去依止,立刻就起极大的违缘的时候,那只能说明这个上师是超越了你所能承受的境界。啊,不说明别的呐。嗯,你想学佛,你想去依止这个上师,但是这个上师,你刚想去依止他,就生出一些说不清道理的巨大的障碍,那只能说明你的层次太低,这个上师层次太高,已经超越了等级,这个时候就看你自己呐,如果你这种智慧都没有,那你肯定不会依止这超越你层次的上师呐,你依止不了。你认为他不是,“怎么怎么这么难啰!”是不是?比方有的人刚刚想到我这里来,就生起极大的障碍,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说明你这位初业菩萨欠功德欠资粮 ,欠福德,啊,不能依止我这里。这个时候如果你真能生忏悔,那也许就能超越,生真诚的忏悔和信心。要么你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呐,去依止加行道或者是资粮道上面,加行道前面的,低一等的加行道的这些上师,就是能让你承受得了他的教育,你不会起太大的障碍,啊!或者只是跟现在这个上师结个缘,并不依止,不算做这个上师的弟子。但是菩萨,登地的菩萨乃至加行道的这些行人当了上师,登地的菩萨当了上师,他们的眷属都不能叫眷属圆满。因为依止登地的菩萨是加行道的菩萨,加行道的菩萨很自觉呐,有真诚的信心和专注于佛法的这种自觉,他不会需要这个登地的菩萨以太大的这个操心去督促他们舍弃今世呐,虽然他也会告诉他们舍弃世间八风,也会经常要求,但是还不是真正的圆满。因为这些加行道的这些学生啊,他有时候会为八风所转,他还是没有舍弃今世,所以登地的菩萨也有这种烦恼。要督促他们舍弃世间八风。那么加行道的上师,更加不圆满呐,他的眷属。啊,加行道的眷属不就是初业行人吗?烦恼粗重,就会要一再督促他们舍弃今世,而且还要他们具体舍弃某些事情,还要不断地鞭策他,这些眷属才会做到,呵呵,是吧。)

(二)报土圆满  所住之国土必是清净净土。(刚才还讲了一点呐,眷属圆满中间,现在外面到处都是这个是某某佛陀,那个是文殊化身,等等。搞专业一点呐,如果是文殊菩萨也好,观音菩萨也好,如果是他们的化身,那就是只要有人这么说呐,他就会走。只有是报身的,这些菩萨们才不会走呐。报身佛的这些菩萨们才会不走,让这些弟子知道长久地依止。是不是?嗯,而化身佛身边不是眷属圆满的这些菩萨呐,是杂染众生呐,所以你那些这个山,那个山地方的号称菩萨的,啊,那就只是别人的恭敬心呐,并非真实呐。并不是真实这样子的呐。真实的,他要具足十种功德的呐,寿命自在。真正的文殊菩萨,报身佛的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还有普贤菩萨等,他们是寿命自在的,是不会离开弟子的。一旦有弟子依止,那就是登地的菩萨依止。那么很多在外面号称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的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报身文殊普贤和观音。啊,于恭敬心这么称呼称呼,还可以,真以为是就是一种大颠倒。因为在他们的身边待着的绝大多数基本上就是初业行人,连加行道的都不多。所以说这一类号称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号称这些菩萨啊,那只是一种恭敬心,是秉承他们的愿力在做事的,充其量是登地菩萨,更多的可能就是加行道上的福德资粮积聚得很好的,他有福德嘛。所以感之有人赞叹,地位高,这样的行人。那么这样的行人自己也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去好好依止你的上师,是不是?才是修行的正途,而不是掉在这个世间八风的旋窝里面被毁掉,啊!福报是会用完的呐!这是提醒大家共勉!哈哈哈哈!嗯。)

(三)身相圆满  皆为圆满受用之报身,如毗卢遮那佛等。(报身佛的受用是圆满受用。那不是我们可以思议的这个境界,啊。报身佛的受用境界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因为我就连天人的受用,我们都无法想象,还别说天人,就说我们人间的富翁,他们的受用到底怎样,我们都无法想象,是不是?)

(四)相好圆满  皆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哼哼,那都是非常的圆满的相。)

(五)说法圆满  圆满报身佛所说之法皆为大乘法。(因为他眷属圆满呐,是不是?所以他所说的法就是圆满的法。那么登地的菩萨摄受众生,就有很多不圆满和方便的说法,权说,权宜之说,是不是?那么加行道就更加呐。)

(六)事业圆满  为诸佛子说授记等。(当然呐,在他身边的都是登地的菩萨呐,就为各位登地的菩萨就要授记了。你好久好久可以成,好久好久可以成。你们的事情都要成了,那我的事情就圆满了嘛。报身佛的事业就干完呐。他的那些弟子啊,所有依止他的登地的菩萨们,他都授记完了,你好久好久成佛,你好久好久成佛,这就是指的成报身佛,报化身的佛,是不是?圆满报化身,你好久好久圆满,你好久好久圆满,啊。干完这种事,他就很圆满呐,就事业圆满,啊!佛菩萨只干这种事业呐!利益众生解脱呐。)

(七)自成圆满  一切所行之事业皆无需勤劳,自然成功,如彼如意宝王能自然成事。(这都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啊,呵呵呵呵呵,妄测。啊,不能妄测的啊。)

(八)无有自性  虽现妙庄严身及种种相好,然此一切皆如玻璃所出光色,无有自性。(是当体即空啊,没有自性。)

《庄严经论》云:

“圆满报身佛,清净刹土中,

广大眷属具,相好身庄严。

说法等受用,一切诸行业,

圆满极超胜,然此诸一切,

【皆无有自性】,言说边事耳。”(你看,所有所有的前面的这七种圆满,都只是报身佛的最边边上的一些事相呐,最皮毛的一些事情,哈!是不是?边事。)

《现观庄严论》云:

“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受用大乘法,圆满报身佛。”

三、化身

化身佛亦有八种德相:(一)所依身德相,(二)因德相,(三)国土德相,(四)时德相,(五)自性德相,(六)默化德相,(七)成熟德相,(八)解脱德相。

(一)所依身德相  其体如法身,不可动摇故。(你看,报化身都是依于法身生起,为度众生的方便啊。正因为他是因法身而生起的化身,和报化身呐,现在讲的是化身呐,所以他是不可动摇的。)

(二)因德相 由利济无边众生之大悲心所出生故。(啊,在众生呐,为了利益他们,帮助他们,就化出一个这样的。其实你认为佛陀就是你这样子吗?是因你这个因缘,变得跟你一样,化变出来的一个像你这样子的类型的众生,是不是?来帮助你。)

(三)国土德相  或有净土或无净土,化身佛皆现身故。(你看,哼,在佛陀的净土,既有报身佛的庄严,是吧,登地菩萨。也有化身佛在里面呐,国土,他在净土,他显现。化身佛他也到不是净土的地方显现,啊,化身佛,秽土他也显现, 他利益众生嘛。)

(四)时德相  世界存在一日,化身佛之应化亦不断绝故。(你看,这个世界只要有一天在,就有这些化身佛,应化在这个世间呐,他来应示度人呐,那么很多加行道的修行人只要你因缘呐,愿力呐,等等具足,那化身佛也会来应化,看你跟他有多久的缘呐,是不是?就化一个化身出来嘛,是不是?就变化出来,让你依止,都有可能呐!是不是?所以不要灰心。只要管好自己,自己踏踏实实地修行就是,嗯,啊!当然你在加行道了,也会做到诚信、笃行啊,你会自觉地专注地去行菩萨的事业,是吧,你会自觉地舍弃今世。当然资粮道的初业行人,化身佛有时候也会化现化现,鼓励鼓励你们,但是就很难长久,啊。一般是知道就走。因为他是要你,勉励你,去依止那些加行道的上师,是不是?)

(五)自性德相  ①能以三种化身而应世。如《本生经》中所言菩萨于往昔诸世能善鼓琴瑟,博才多艺,难可言述。(就各种各样的故事呐,嗯,传说呐,这些故事,菩萨的这些传记故事。)

②能化生为兔或其他低劣众生类【而利有情】(他可以变化出各种各样的旁生,是不是啊?其他低劣的众生都可以。)

③能示现最胜化身(就是像释迦牟尼佛这样子的呐,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呐!)——由兜率天降世、出家、成道等等之示现。(示现八相成道,哈哈哈哈。这样的化身就是最胜化身,殊胜。)

《庄严经论》云:

“降生及成佛,乃至般涅槃,

化身佛如来,作种种示现,

此诚不思议,大方便善巧。”(就是释迦牟尼佛是一种方便善巧的示现,也就是用他的一生的事迹示现修行呐!是不是?当然他老人家也演绎了三藏十二部的大乘经教,言语的方便来度化众生,这就是化身佛的事迹,这是最胜化身!当然也有其他化身啊,有很多化身为歌舞啊,歌舞姬啊,各种各样的人,各种身份的人,还有各类的旁生啊,都有可能化身,啊,就像观音菩萨,他的愿力,应以何身得救,即现何身,化身。)

《宝性论》云:

“以种种变化,示现生人世,

初由兜率降,入胎复降生,

善能诸技艺,妻妃及侍女,

环绕享欲乐,出家习苦行,

行往菩提场,降魔成正觉,

转胜妙法轮,示现般涅槃。

于诸不净土,尽其之寿量,

慈悲常示现。”(就是啊,化身佛只要这个世界存在,就总会有佛陀来示现成佛,佛陀来示现成佛,就是这样默默地转这个法轮,啊,化身佛。)

(六)默化德相  世间之凡夫,无论其种性或禀赋如何,化身佛皆以默化方便使之欣乐三种涅槃而趋入佛道。*【此不知何指,可能是自性、无余和无住三种涅槃。】*(就是有时候佛陀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知道,他就是默默地感化着你,使你自然对佛果,这三种涅槃生起向往,对菩萨,对佛法生起向往,对各种各样的菩萨胜行生起向往,就是默默地感化你。)

(七)成熟德相 使趋入佛道者皆能圆满其资粮而成熟。(所以我们要放心呐,已经入了佛道的这些人就有化身佛在帮忙呐,会帮助你们啊,圆满资粮,不断地成熟自己的道业,道果,是吧。不断地成熟。)

(八)解脱德相  使修善成熟之人,能解脱三有之束缚。(他就可能有化身佛啊,就变化出一个师傅来,让那些修善行成熟的人能够依止他,啊,能够解脱三有的束缚。所以只要管好自己!你看看你自己有不有德行?是不是真在修行?如果你几十年了,或者几年呐,这么久呐,你都还在贪恋着轮回中的这些家亲眷属和这些事业,轮回中的世俗的事业,那怎么会有化身佛来帮你咧?你就是想要化身佛来,也不会呐,只有那些精勤于解脱道的真实的修行人就可能有化身佛来度他呐,就包括那些讲经说法的,你已经这么精勤于利益众生的菩提道呐,是不是?长期,长时间地在讲经说法,也讲得对,那么就有化身佛来帮你呐。这些人就有化身佛来做他们的上师,呵,是不是?呵呵呵。而那些只坐在家里胡思乱想又不舍今世,不舍世间这些人,你们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去依止这些加行道的上师呐,是不是?甚至都要去依止那些资粮道中间修得很好的,资粮积得很好的那些上师,啊!不要做梦样的,只想要最好最好的,然而自己对世间就是不舍家亲眷属,“我们家的感情是最好,我们亲戚姊妹都很团结。”那你就是跟世间,跟轮回团结得很紧,那怎么可能会有化身佛来度你咧,是不是?嗯。)

《宝性论》云:

“能令世间众,趋向寂灭道,

成熟并授记,化身佛事业。”(化身佛就干这个的呐。不断地帮助这些人,众人呐,成熟,解脱。)

以上之八种德相是化身佛之特征。

《现观庄严论》云:

“乃至诸有未空时,勤作种种利生业,

平等普遍利有情,化佛示现无断绝。”(他就是专门做这种,精勤于做这种利生事业的人,化身佛啊。那有时候你可能由于一些众生呐,众生福德因缘的缘故啊,他依止了一个化身佛,他都不知道咧,在那里犯三昧耶,是不是?所以要谨慎,你万一你依止了一个化身佛,怎么办啰?你不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老是生邪见,啊,从来不反省自己,总觉得自己好了不起,自己好优秀,是吧,那这样你就依止了化身佛,你都很容易就违反三昧耶呐,承受不了,离开,是不是?)

佛果之不共特征,可从三方面来说:

(一)平等特征,

(二)常恒特征,

(三)显现特征。

平等特征

平等特征是说一切诸佛法身之所依,皆为法性,无任何差别,故曰平等。(动不动,张口就说他平等,这个平等,那个平等,那是胡说八道啊。即便是佛陀,也只是诸佛法身所依的法性平等,啊!)一切诸佛之报身意乐相同,(都是利益众生解脱呐。)无任何差别,故曰平等。一切诸佛之化身皆能成熟各种事业,故曰平等。(不是你想的那个啊,胡思乱想的平等呐,还要求佛陀跟你平等呐,不是这样子的。佛性上是平等的,啊。)

《庄严经论》有句曰:

“所依及意趣,事业皆相等。”

常恒特征

法身者,胜义所摄,其体性离生灭相,故曰常恒。

报身者,恒常享受法乐无有间断,故曰常恒。(报身佛也是常恒的呐。)

化身者,虽有时不现,但隐后仍现,无有断绝。当【某处】有缘众生不现之时,化身佛亦无改变,恒作利生事业无有已时,*【某处之众生因缘已毕或未至,化身佛则在别处应度,固无断绝。】*(这个别处也是个方便,他随时又可以变化出另外一个化身,又在你这里显现,只要你这里因缘成熟,别处也照样还在显现,哼,是吧。)故曰常恒。(化身佛他也是暂时让你看不见,因为你机缘不成熟,是吧。到了成熟机缘的时候,能够帮助你真正修行呐,那他就会显现呐,是不是?所以不要问佛陀,“我们怎么见不到?”只问你自己舍弃了世间没有啰?你真学佛修行了没有啰?你真做了,就有希望。你还是这个样子,贪恋红尘,贪恋世间的家亲眷属,贪恋世间的事业,是不是?啊,巴得紧紧的,他怎么会显现咧?机缘不成熟呐。但是他还在啊,嗨嗨嗨。所有的应化报法,三身都是恒常,永恒的。)

《庄严经论》云:

“自性无断绝,相续故常恒。”

显现特征

所知障于法性中消融净尽,故有法身之显现;烦恼障于法性中消融净尽,故有报身之显现;一切业障于法性中消融净尽,故有化身之显现。

——《妙法如意解脱庄严宝论》  说圆满佛果  第二十章毕——

 

 括号内文字为上师口述,括号外文字为作者原文,*字号之间为原作注解,所用版本为张澄基老师所著《米拉日巴大师集》简体横版。

本文为三昧禅院所撰,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址:www.sanmeichanyuan.com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miputi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sanmeichanyuan.com/?p=2202 | 三昧禅院

报歉!评论已关闭.